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关于主要农作物品种引种备案工作的通知》(皖农种函〔2017〕460号)、《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主要农作物引种备案工作的通知》(皖农种函〔2020〕94号)等有关规定,经品种审定委员审议,“陵两优1785”等38个稻、玉米、大豆品种申请在我省同一适宜生态类型区引种,符合引种备案相关规定,并经公示通过,现予以公告。
《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引种者对引种备案品种的真实性、安全性和适应性负责。引种备案数据信息资料由引种者提供。引种者要严格按照引种备案区域推广,认真做好风险提示及注意事项告知工作。
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要做好引种备案品种跟踪评价和风险防控,及时上报不适合本区域种植的品种,要切实加强引种备案品种市场监管,严厉打击未引先推、假冒伪劣和越区推广等违法行为,确保农业生产用种安全。
2023年安徽省第二批主要农作物(稻、玉米、大豆)引种备案品种目录及品种介绍
作物
|
序号
|
品种名称
|
引种备案号
|
审定编号
|
引种区域
|
稻
|
1
|
陵两优1785
|
皖引稻2023001
|
湘审稻20190001
|
安徽沿江、江南双季早籼稻区
|
2
|
广陵优粳
|
皖引稻2023002
|
苏审稻20210066
|
安徽沿江江南单季晚粳稻区
|
|
3
|
深和两优332
|
皖引稻2023003
|
湘审稻20210005
|
安徽淮河以南中籼稻区
|
|
稻
|
4
|
旱优8200
|
皖引稻2023004
|
鄂审稻20210073
|
安徽淮河以南中籼稻区
|
5
|
皖两优华占
|
皖引稻2023005
|
鄂审稻20200066
|
安徽淮河以南中籼稻区
|
|
6
|
荆香优72
|
皖引稻2023006
|
鄂审稻20210077
|
安徽淮河以南中籼稻区
|
|
7
|
济稻9号
|
皖引稻2023007
|
鲁审稻20216012
|
安徽淮河以北中粳稻区
|
|
稻
|
8
|
华珍115
|
皖引稻2023008
|
鄂审稻20216002
|
安徽淮河以南中籼稻区
|
9
|
圣香66
|
皖引稻2023009
|
鲁审稻20206007
|
安徽淮河以北中粳稻区
|
|
10
|
金香糯1号
|
皖引稻2023010
|
苏审稻20210088
|
安徽沿江江南单季晚粳稻区
|
|
11
|
盐稻19号
|
皖引稻2023011
|
苏审稻20200050
|
安徽沿江江南单季晚粳稻区
|
|
稻
|
12
|
荃优929
|
皖引稻2023012
|
浙审稻2020012
|
安徽淮河以南中籼稻区
|
13
|
玉晶臻丝
|
皖引稻2023013
|
鄂审稻20210039
|
安徽淮河以南中籼稻区
|
|
14
|
南粳59
|
皖引稻2023014
|
苏审稻20210068
|
安徽沿江江南单季晚粳稻区
|
|
15
|
嘉禾247
|
皖引稻2023015
|
浙审稻2020008
|
安徽沿江江南单季晚粳稻区
|
|
玉米
|
16
|
彩甜糯2020
|
皖引玉2023001
|
沪审玉2020007
|
安徽淮河以南鲜食玉米区
|
17
|
中航612
|
皖引玉2023002
|
豫审玉20210010
|
安徽淮河以北玉米区
|
|
18
|
龙华329
|
皖引玉2023003
|
冀审玉20218086
|
安徽淮河以北玉米区
|
|
19
|
道吉155
|
皖引玉2023004
|
冀审玉20218023
|
安徽淮河以北玉米区
|
|
20
|
淮玉1606
|
皖引玉2023005
|
苏审玉20210015
|
安徽淮河以北玉米区
|
|
21
|
豫单739
|
皖引玉2023006
|
豫审玉20210052
|
安徽淮河以北玉米区
|
|
玉米
|
22
|
秀青737
|
皖引玉2023007
|
豫审玉20210031
|
安徽淮河以北玉米区
|
23
|
好日子738
|
皖引玉2023008
|
鲁审玉20210021
|
安徽淮河以北玉米区
|
|
24
|
成玉7211
|
皖引玉2023009
|
豫审玉20210028
|
安徽淮河以北玉米区
|
|
25
|
褔瞾88
|
皖引玉2023010
|
冀审玉20210009
|
安徽淮河以北玉米区
|
|
26
|
运单74
|
皖引玉2023011
|
晋审玉20190058
|
安徽淮河以北玉米区
|
|
27
|
春秋795
|
皖引玉2023012
|
豫审玉20210026
|
安徽淮河以北玉米区
|
|
玉米
|
28
|
粒隆969
|
皖引玉2023013
|
冀审玉20218066
|
安徽淮河以北玉米区
|
29
|
棒博士R85
|
皖引玉2023014
|
冀审玉20208061
|
安徽淮河以北玉米区
|
|
30
|
延科11号
|
皖引玉2023015
|
陕审玉2020026号
|
安徽淮河以北玉米区
|
|
31
|
鲁单9169
|
皖引玉2023016
|
鲁审玉20210017
|
安徽淮河以北玉米区
|
|
32
|
宏恺706
|
皖引玉2023017
|
冀审玉20218097
|
安徽淮河以北玉米区
|
|
玉米
|
33
|
申科甜811
|
皖引玉2023018
|
沪审玉2021006
|
安徽淮河以南鲜食玉米区
|
大豆
|
34
|
许科豆1号
|
皖引豆2023001
|
豫审豆20210001
|
安徽淮河以北夏大豆区
|
35
|
郑16158
|
皖引豆2023002
|
豫审豆20200007
|
安徽淮河以北夏大豆区
|
|
36
|
周豆30
|
皖引豆2023003
|
豫审豆20210010
|
安徽淮河以北夏大豆区
|
|
37
|
中黄319
|
皖引豆2023004
|
鲁审豆20210007
|
安徽淮河以北夏大豆区
|
|
38
|
驻豆23
|
皖引豆2023005
|
豫审豆20200003
|
安徽淮河以北夏大豆区
|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2023年8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