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转基因作物试点种植情况

   日期:2024-03-31     浏览:9    评论:0    
核心提示:按照中央部署,2021年国家启动转基因玉米大豆产业化试点工作,2023年试点范围已扩展到河北、内蒙古、吉林、四川、云南5个省区20个县,并在甘肃安排制种。
前段时间,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表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物育种科研攻关及产业化应用,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并取得了积极进展。
按照中央部署,2021年国家启动转基因玉米大豆产业化试点工作,2023年试点范围已扩展到河北、内蒙古、吉林、四川、云南5个省区20个县,并在甘肃安排制种。
从试点的情况看,与常规品种比较,在增产节本增效上,总体都有良好的表现。近期,农业农村部根据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化工作部署及有关法规标准规定,审定通过了部分转基因玉米大豆品种,并向26家企业发放了转基因玉米大豆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但同时明确,这些品种实际种植区域还要符合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化有关安排。
那么,转基因试点种植的整体情况是什么样的呢?
试点种植的总体布局
试点种植区战略性地分布在中国的西南地区和北方地区,选择这两个地区是基于特定的原因。之所以选择西南地区,特别是云南省,是因为该地区害虫种类繁多,包括蚜虫等迁飞性害虫。该地区为全面测试转基因作物的抗虫能力以及通过试点种植评估其生态效益提供了理想的条件。相比之下,北部地区是玉米和大豆的主产区。
在这一地区进行试点种植,可以全面检验转基因作物的增产和增效作用。通过选择这些不同的地区,试点种植计划旨在收集有关转基因作物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和潜在效益的全面数据和见解。这些数据对于制定策略至关重要,这些策略最终将导致更广泛地接受转基因作物。
基因改造作物三年试点种植的总体效果
为期三年的试点种植取得了显著成效。监测结果显示,转基因玉米对鳞翅目害虫(如鞘翅目)的防治效果超过90%,超过了在传统玉米上喷洒两次杀虫剂的效果。在转基因大豆上喷洒草甘膦的除草效率通常在95%以上,明显优于喷洒两次传统除草剂的效果。种植转基因玉米和大豆降低了对虫害和杂草控制的要求,减少了农业耕作的频率。因此,开发和使用了简化种植技术,包括少耕和平茬。转基因玉米和大豆的平均增产率分别可达8.9%和8.8%。
在试点种植过程中,农业部修订和废止了20多个与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利用相关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2021年完善了实施细则,修订了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品种审定、种子生产、经营许可、农业植物品种命名等4个部门规章。2022年,发布了耐除草剂转基因作物使用的除草剂登记要求、转基因玉米和大豆国家级品种审定标准(试行)等3个规章。作为试点种植计划的一部分,建立了转基因作物工业应用的初步体系。
在成功完成初步品种批准审查后,农业部于2023年12月7日正式批准了37个转基因玉米和14个转基因大豆品种。其中,22个来自DBNBC,9个来自Rfgene,占总数的60.8%(MARA,2023年)。《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正在同步修订中,这表明这些转基因玉米和大豆品种在中国的商业化生产将不再有法律法规障碍。不过,下一阶段的指定种植区还必须符合 MARA 标准。
三年试点种植后的商业种植前景
由于玉米在中国的种植效益良好,预计转基因玉米的推广和采用速度将更快。到2024年,转基因玉米的种植面积可达1000-1500万亩植规模。在同一时间内,大豆的种植规模有望达到60万亩左右。
巴西是全球第二大转基因作物生产国,自2006年开始转基因玉米和大豆的商业化生产以来,仅用了五年时间,转基因玉米和大豆的采用率就达到了90%。
如果转基因玉米和转基因大豆的采用率达到预期水平,中国将种植5.81亿亩转基因玉米和1.39亿亩转基因大豆。
这将对中国乃至世界的食品生产和营销产生深远影响。首先,中国将成为第三大转基因作物生产国,仅次于美国和巴西。其次,它将大大增加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并对全球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种植产生积极影响。第三,在云南和广西种植抗虫玉米可有效控制草地贪夜蛾的危害,从而减少草地贪夜蛾的北移。最后,增产10%可使玉米产量增加2772万吨,大豆产量增加203万吨。因此,中国将不再进口玉米,并减少大豆进口量,从而促进全球粮食安全。
 
打赏
 
相关内容来自互联网或个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雷同或侵权行为,请及时通知我们(55130681@qq.com),以便我们进行相关整改修正。
 
更多>同类关注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关注
点击排行
WAP 手机版 首页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