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制种不同幅度减产!一粒种会涨多少?

   日期:2021-09-29     浏览:14825    评论:0    
核心提示:业内人士表示,今年制种玉米减产已成定局,存疑的只是减产幅度问题。

“今年制种玉米早熟品种产量还行,

但中晚熟品种产量不理想”

“不少中熟品种出现‘花粒’”

“目前中晚熟品种是市场主流,占比约80%

“今年制种产量预计下降20%25%

严重减产品种甚至减产50%以上”

“一斤种子成本在810元,上涨20%左右”

“今年玉米制种成本会提高40%70%

个别品种甚至提高100%

“明年种子价格会上涨20%以上”

“今年公司差不多就能把库存消耗完”

“自己今年没有制种,成功‘避坑’”

“公司购买了农业保险,能挽回部分损失”

……

目前,制种玉米的早熟品种已收获完毕,中晚熟制种玉米在陆续收获。农财君采访了多位种子公司技术人员与种企负责人,情况如何?一起来看看!

秋分已过,全国各地的制种玉米陆续迎来收获季。然而今年的产量形势不容乐观。业内人士表示,今年制种玉米减产已成定局,存疑的只是减产幅度问题。

多位种子公司技术人员、负责人均估计当地将减产20%以上;更有预计,今年全国制种玉米将减产2亿~2.5亿公斤(正常预产值在11亿公斤左右)。

今年制种玉米为何减产?

据悉,尽管今年全国玉米制种面积有一定增长,但减产严重,主要是因为天气。(农财君此前曾进行过报道→今年制种玉米有点难,连续低温后将迎来40个三伏天!)

今年67月份,在制种玉米的授粉期,国内多地出现极端高温,引发高温热害。早熟品种授粉早,彼时高温天气未到,因此“逃过一劫”,但预计减产幅度也在10%左右。中晚熟品种授粉时高温连续来袭,影响较大。不少品种出现明显的花粒、大籽粒、突尖、半片穗等情况,预计平均减产30%左右。受严重影响的品种甚至减产50%以上。(参考 南北学苑)

“往年公司的授粉和产量都不错,今年产量低就是因为之前的高温。”甘肃张掖某制种公司技术人员表示。考虑到中晚熟品种是主要种植类型,种植占比在80%左右,因此今年产量形势不容乐观。

有业内人士预计,今年全国制种玉米将减产2亿~2.5亿公斤,而正常预产值应该在11亿公斤左右。


制种玉米发育不良,造成大幅减产。图源:南北学苑

制种玉米的雄花或受高温影响,发育异常。‍‍

此外,今年前期的低温,让张掖等地制种玉米生长期往后延了一个星期左右,与后期的高温“前后夹击”,也是造成减产的重要因素。

农财君在采访过程中,还有制种农户反映今年病虫害严重,特别是那些“二道板子”,该种植户怀疑是种子本身带有病虫害。“好多公司病虫害都是公司派专业打药防治,有的是公司出农药,出人工工资,让农户防治,我们这没人管,都是农民自理,防治下来费用太高了。”该制种农户表示。

今年6月底,张掖某块长势一般的玉米制种田。除与地块质量有关,也受今年低温天气影响。

减产引发的两个疑问

明年种子供应是否充足,库存将耗尽?

中国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于2007年、2012年超过水稻,成为第一大粮食作物。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玉米播种面积为6.19亿亩(4126.4万公顷),产量为2.61亿吨。但2020年总消费量达2.87亿吨,玉米供需和进口压力加大。2020年中国玉米进口量大幅增长到1130万吨,创历史新高。(据《中国玉米产业:发展趋势与政策建议》)

2011-2020年我国玉米种植面积与产量。图源:南北学苑,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

由于供不应求,商品玉米价格大幅上涨,玉米种植积极性提高,2021年我国玉米种植面积有所增长。中国农业信息网512日发布《20215月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预计2022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将达6.40亿亩,还将增加2109万亩(报告同时预计2022年玉米总产量2.72亿吨,比上年度增长4.3%;玉米总消费为2.94亿吨,较上年度增长1.6%;玉米产需缺口将缩小至2189万吨。)因此,全国玉米种子需求量将进一步增加。

前几年我国玉米制种面积和产量基本保持在低位,加上2021年玉米制种面积有一定增长,2020年产种子已不足2021年使用,需要库存种子补充,导致我国玉米种子库存持续下降。据了解,截至20217月底,全国玉米种子库存预计4.0亿~4.5亿公斤,有效库存为3.5亿~4.0亿公斤。

今年制种面积有所增加,如果产量正常,预计将与明年需求量持平,供需平衡,仍可留有一定库存。但由于今年制种减产严重,减产量达2.0亿~2.5亿公斤,全国剩余的3.5亿~4.0亿公斤有效库存将被耗尽,故明年玉米种子的供求关系将变为“供求平衡,略有缺口”。

“今年公司差不多就能把库存消耗完。”某种子公司负责人表示。


近几年我国玉米制种面积与产量的变化趋势。图源:南北学苑

近几年我国玉米种子总供种量与期末库存量的变化趋势。图源:南北学苑

种子价格将上涨多少?

制种玉米减产,最令人关心的还是种子价格问题。往年一斤玉米种子价格在1520元。一斤种子约有1500粒种子(以一亩地需用三斤种子,种植4500棵玉米算)。去年价格上涨了20%左右,按粒卖一粒在一分钱以上。

今年甘肃、新疆制种基地亩保增幅在800元以上;各环节人工也比往年高1020元(往年每人每天约为120元,今年140150元);农药、化肥也有不同程度上涨;加上今年亩产仅600700斤(未脱籽粒、含棒),较往年下降一二百斤。

“今年一斤种子成本在810元,上涨20%左右。”某种子公司技术人员表示。“预测种子成本会提高40%70%,个别品种会提高100%”另一位种子公司负责人预测。

综上,保守估计,今年一粒玉米种子会在一分二以上,要买到一分钱一粒的种子基本不可能。

其他思考

1、对亩保的再理解:经济学角度理解亩保,“谁能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谁就应该为增加的成本和出现的风险买单”是基本原理,尽管农民也是商业活动的独立个体,也应承担社会责任,但相对于种子公司和其他经济主体,他们显然能力有限。因此,亩保是一个必然。

今年张掖等地的玉米制种基地亩保暴涨到34003500元,基地农民日子“好过”了一点,但一批种子公司被“逼垮”也是相辅相成的结果。此轮减产普遍在20%50%,个别组合减产幅度更大。对种子企业来说又是一个负担。未来如何加快推进制种机械化、节约人力成本需要全行业思考和努力。

2、对商业保险的理解:有业内人士认为,商业保险是保证公司能不能活下去的“试金石”,有保险是“活得好不好”,没保险是“能不能活下去”。气象灾害保险和价格保险,是最容易操作的保护手段,但十几年来的发展并不如人意。也有种子公司技术人员表示,保险能且只能帮助公司挽回一部分损失。

3、对企业经营的理解:有业内人士建议,如果中小种子企业认清形势,也可以顺势而退,退出生产领域,勇敢走向市场营销,挖掘自主产权品种的市场,给有品种的公司做配套打下手。能加盟就加盟,能歇业就歇业,不必“死守城隍庙”。

全国上下种业振兴的口号振聋发聩,种业发展机遇前所未有。不少企业摩拳擦掌,准备“大干十年”。但在全社会日益尊重创新成果,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击假冒伪劣力度的大背景下,种子企业只有加快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品种,拒绝修饰模仿、拒绝盗版侵权,走上科企合作、自主创新的路径,才有可能成为大浪淘沙始见金的那个“金”。


某制种玉米地。


 
打赏
 
相关内容来自互联网或个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雷同或侵权行为,请及时通知我们(55130681@qq.com),以便我们进行相关整改修正。
 
更多>同类关注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关注
点击排行
WAP 手机版 首页 反馈